Norwich Company Logo
中文

|

EN

NEWSLETTER

SPAC上市,王干文

YHN Acquisition I闪耀纳斯达克,开启新篇章

What an incredible moment for YHN Acquisition I Limited (YHNA)! On November 25, 2024, we celebrated the Nasdaq bell ringing ceremony, marking a major milestone for YHN—a SPAC jointly established by Norwich Capital Limited and Yon Ho Capital.

2024年11月25日,对于YHN Acquisition I Limited(YHNA)来说,是一个无比激动人心的日子!我们共同见证了纳斯达克上市钟声的敲响,这标志着由诺圻资本资本与永和资本携手打造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YHN Acquisition I,成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Our Managing Director, Eugene, proudly represented YHNA at the event, delivering a speech that reflected on the journey and the collective effort that brought us to this moment.

在这次盛大的活动中,我们的董事总经理Eugene Wong作为代表上台发言,他回顾了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荣耀,以及团队共同付出的努力。

This achievement wouldn’t have been possible without the hard work, collaboration, and dedication of so many. A heartfelt thank-you to our sponsors, underwriter Lucid, legal counsel Loeb & Loeb, and most importantly, our investors, whose trust and confidence have been invaluable throughout this journey.

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与智慧。在此,我们要向所有赞助商、承销商Lucid、法律顾问Loeb & Loeb,以及最重要的——我们的投资者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是你们的信任与支持,让我们能够坚定前行,无惧风雨。

 

YHNA's IPO on September 18 was just the beginning. Now, the Norwich and Yon Ho teams are focused on delivering results and driving YHNA’s long-term success. We’re excited for the road ahead and the opportunities it brings.

回顾9月18日,YHNA成功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这只是我们征程的起点。如今,诺圻与永和团队正携手并进,致力于实现YHNA的长期成功与发展。我们满怀激情,期待未来之路上的无限可能与机遇。

Thank you to everyone who has supported us along the way—this is only the start of something great! 

感谢每一位陪伴我们一路走来的朋友与支持者,这只是一个伟大故事的开始!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YHN Acquisition I更加辉煌的明天!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SPAC上市的优势

    YHN Acquisition I闪耀纳斯达克,开启新篇章

    YHN Acquisition I闪耀纳斯达克,开启新篇章 What an incredible moment for YHN Acquisition I Limited (YHNA)! On November 25, 2024, we celebrated the Nasdaq bell ringing ceremony, marking a major milestone for YHN—a SPAC jointly established by Norwich Capital Limited and Yon Ho Capital. 2024年11月25日,对于YHN Acquisition I Limited(YHNA)来说,是一个无比激动人心的日子!我们共同见证了纳斯达克上市钟声的敲响,这标志着由诺圻资本资本与永和资本携手打造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YHN Acquisition I,成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Our Managing Director, Eugene, proudly represented YHNA
    Read More

    对话王石:生物圈三号示范碳中和能录盈利

    对话王石:生物圈三号示范碳中和能录盈利 (接上一期专栏。于上一期专栏中,王石先生向我介绍了从乞力马扎罗峰、米埔、万科的绿色建筑到此次创立生物圈三号,其在自然保护和碳中和领域的长期努力,并就生物圈三号部分做法进行了介绍。)     01 生物圈三号:打造中国碳中和先行示范社区 Jason:我们知道,生物圈三号计划分三期来改造,在2022年已经完成一期改造,二、三期改造会是怎样进行,您最终希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王石:整体的目标当然是要和中国的碳中和目标和城市双碳路线图结合起来。中国的碳中和目标是2030年前要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要实现碳中和。深圳是中国碳中和先行示范城市,在绿色低碳、碳中和方面很多指标走在中国城市前列,例如,早在2017年深圳即已实现公交全面电动化。生物圈三号所在的大梅沙又是深圳的先行示范行政区,生物圈三号我们自己定位又是大梅沙的先行示范社区。我们达到的标准一定是在盐田/大梅沙这边的指标基础上至少超过50%以上。 生物圈三号2022年一期改造完成,绿电占比达到了85%,按照原来的规划,去年绿电占比应该达到150%(即超过园区总用电量),但是去年我们停止了,考虑经济性和商业上可推广,我们没有再做了。   02 不以政府补贴为前提,无需大规模投资,极具商业可复制性 Jason:刚才您谈到这个经济性和成本的问题,搞一个这么大型的生物圈三号园区,成本投入应该会很大? 王石:我可以非常明确来说,不会。 Jason:所以,您也不需要政府的补贴? 王石:你说到点子上了,我并不以政府补贴为前提,到现在我也没拿过政府的补贴。政府能给我补贴更好,不给我也没关係。我希望透过信报平台和此次访谈来传达几层信息,第一,投资不会很大。大家一谈到碳中和就容易从供给侧角度来理解,各种供电基础设施或电网,这个投入是很大的。生物圈三号是改造,是消费侧,我建的是微电网,是小型的发配用电系统,和国家供电企业的电网是接入和併网的关系。屋顶铺设的光伏面板,小型的风力发电,另外再增加个储能设施,它不需要很大的投资。第二,它是能盈利的。原来我们一期改造预计要6年才会有回报,现在已经运转两年了,今年初我们看5年就可以,我们最新预计不需要5年,4年就可以盈利。我现在比较乐观来看,明年一过可能3年就可以盈利了。 Jason:这样不需要大的投资,且基于稳健商业模式基础之上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未来您希望怎么推广到全中国? 王石:我现在就是打造一个样板,盈利模式非常清晰。你要不要咨询,咨询后要不要我给你规划出来,真正我要收费了,我就是碳中和社区的麦肯锡。规划出来,要不要我来给你施工,施工完了,要不要运营?运营中专门有一块,你的碳资产富余或不足,这中间又涉及到一个碳汇资产交易的问题。中国现在的碳汇资产交易,一年交易量结算下来只有人民币100亿元左右,而欧盟现在碳汇资产交易折合人民币接近50,000亿元的规模。这中间的机会大得不可想象。你是做SPAC,也比较关注ESG,我建议你的团队可以在这方面可以多做研究。   03 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中国力量 Jason:您从COP15开始每年都参加COP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大会”),11月中旬您亦将参加COP29,可否分享下您对这次的COP29有什么期待? 王石:这次COP29在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举办,基于各种因素,COP29的号召力应该很难和COP28相比。COP28上推出了主席国三驾马车(COP Presidencies Troika)的开创性举措,旨在确保COP28、COP29和COP30之间的延续性并推动《阿联酋共识》落实,COP29由此被赋予特别的意义,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次我们组织中国企业家,不仅仅会参加COP29,之后还将会师中东,到访阿联酋、卡塔尔、伊拉克等国家。 气候大会到现在中国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手作用,逐渐成为气候大会的旗手之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亦积极参与其中。再往前推动,在气候大会进一步发挥中国及亚洲力量,我相信香港的企业家、NGO在中间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Jason:当前中美关系下,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会怎么演变? 王石:我是谨慎地乐观,甚至可以说是谨慎地乐观+,而不是谨慎地乐观-,为什么这么说,2009年我第一次参加在哥本哈根召开的COP15时,中、美、英、德等主要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领导人都参加了那一年的大会,基本都是採取积极支持的态度。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很快从《巴黎协定》退出,但可以看到,美国的加州、纽约和佛罗里达等州政府宣布支持《巴黎协定》,企业更没有说不参加。假定形势趋于严峻,反而凸显中国的重要性,欧盟与中国只有连手才能更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SPAC上市的优势 US SPAC Hong Kong SPAC FAQ
    Read More

    与王石对谈:城市碳中和社区极具推广潜力

    与王石对谈:城市碳中和社区极具推广潜力 作者(诺圻资本主席王干文 Jason Wong)近日到访生物圈三号,与万科集团创始人、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深石集团创始人王石先生对谈。作为中国自然保护与碳中和社区的引领者,王石先生就他近年来创立的生物圈三号,深度参与的COP大会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等话题进行访谈交流。以下是此次我与王石先生的交流内容:           万科开拓生物圈三号绿色建筑 Jason:我自己是PE(私募基金)出身,近十年来又专注于SPAC业务,ESG一直是我重点关注的领域。去年我也有幸出任福布斯中国ESG创新企业评选峰会评委会主席。  王石:《信报》卓有声誉,我知道《信报》有很多非常不错的专栏,比如林行止的专栏。我自己对经济学的认识最早是从张五常的《卖桔者言》开始,《卖桔者言》即是由张五常于《信报》的专栏文章结集而来。《卖桔者言》由浅入深,举一反三,让人看到了非常不一样的经济学介绍。没想到后来和张五常,以及他的导师高斯(Ronald H.Coase)成为忘年交,在高斯百岁生日的时候,我受张五常委托,与多位中国经济学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一起前往芝加哥大学看望。  Jason:你在20年前就已经带领万科做绿色建筑,万科后面也成为绿色建筑的标杆企业,此次你又二次创业打造一个碳中和社区——生物圈三号,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你创立生物圈三号? 生物圈三号·大梅沙万科中心近零碳社区 王石登非洲雪峰感悟气候暖化 王石:简单分享一个故事。2002年的时候,我开始攀登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其中一座是非洲最高峰的乞力马扎罗山,原本乞力马扎罗山顶应该是终年积雪,但我们登顶时却没有看到雪。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全球气候变暖,乞力马扎罗山已经变成季节性雪山,雪季一过冰川积雪就融化了。融化之后可能就是各种洪水、自然灾害,对下面东非四五千万人口的水源与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这个事情对我触动很大,因为万科本身是从事房地产建筑业务,那我就在想能不能采取绿色低碳方式来做房地产建筑。最早我是找到绿色和平组织北京代表处,寻求这种NGO组织的专业支持,万科自此走上绿色建筑的发展道路。 谈到绿色和平组织,不由得让我想起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米埔)。九十年代初,深圳机场最初选址其实更靠近市中心,是在米埔的对面,也就是现在的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置。那时候香港报纸就说,如果机场建在那,候鸟的栖息就会受到影响。这在当时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20年之后,万科在2013年发起了深圳红树林基金会。 基金会成立之后,因为米埔自然保护区也是红树林湿地,我就组织基金会工作人员到米埔去参观学习,与米埔建立了友好关系,基金会的很多保护措施,包括大部分教学的书籍都是从米埔借鉴过来。应该说,香港早期对深圳的影响不仅仅是体现在经济、投资层面,还体现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借助《信报》的平台,我要由衷表达对香港生态保护方面的感谢。 Jason:非常感谢你把这段历史说出来,很多香港人可能都已经忘记。米埔现在成为400多种雀鸟、400多种脊椎动物、超过320种植物,以及品类丰富的昆虫、水生生物和谐共存的湿地乐园。 王石:刚才谈到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去做生物圈三号,或者说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从企业家自身的使命,包括受到香港的积极影响及NGO组织的启发,绿色低碳、自然保护和碳中和一直以来都是我比较关注的。我是2011年开始在美国访学,历时两年半,那个时候就受聘担任WWF美国理事会的理事(两届),聘用理由之一即是基于我在引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 展现城市与大自然和谐典范 Jason:生物圈三号是一个非常大胆且有意义的一个尝试,致力于把城市和大自然做到一个平衡,还要推动实现碳中和。我们知道生物圈三号在很多技术与功能服务上有突破,比如微电网、零废物循环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可否先介绍一下生物多样性的做法? 王石:生物多样性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保护稀有野生动物,例如熊猫等。万科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就如参与发起「珠峰雪豹保护计划」。不过,我们谈生物多样性不应只局限于野外、自然保护区,事实上城市也同样重要。我们刚才谈到候鸟问题,城市建筑很多是透明的,如果在候鸟迁徙的路线上,可能候鸟很容易就撞上死亡。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包括留鸟等。 生物圈三号在设计上,就给黄鼠狼、小狐狸这样城市中可能存在的野生动物留了通道。 生物圈三号园区一角 我们还在建筑楼顶花园中养蜂,以及开辟了坡地作为蝴蝶谷,种植一些蜜源植物吸引蝴蝶。 生物圈三号屋顶花园 Jason:原来是这样,在社区相对小的地方,能够做到这样真的不容易,值得香港借鉴。我知道生物圈三号在9月底尝试阶段性开园,这里很快将成为打卡地,我们刚才过来还看到央视的团队在拍摄。开园期间,中国首家麦当劳的「四零餐厅」(零碳,零能耗、零废弃物和零水耗)在这里迎来开业。生物圈三号是否就「四零餐厅」提供了技术支持,可否借此分享生物圈三号零废物循环机制的做法,以及如何做到100%绿能。   超前20年做垃圾分类回收   王石:谈到废物循环回收,大家很自然联想到垃圾分类。实际上,万科至少提前20年就做垃圾分类,当时是比较超前的,基本上只有万科的物业一家在做,所以城管部门最终其实还是集中收走了,但我还是坚持让万科的物业进行垃圾分类。纸皮、瓶罐这些有专门收的人,比较难的有机质垃圾,如厨余及园林树枝、树叶,能不能我们自己来做,不让它出小区。一路上就这样摸索下来,厨余就通过黑水虻处理之后转化有机肥、饲料,像麦当劳厨余有机质的东西,在这里就给它处理了。  生物圈三号的黑水虻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系统 树枝、树叶不是蛋白质,是纤维质。怎么办呢?这里分享个有趣的故事:大概在6年前,我了解到印度对纤维质的垃圾处理得很好,就专门带团去班加罗尔考察,结果人家告诉我们,他们是从中国学来的,采用传统的堆肥技术,只要在4个小时内及时进行处理,不会产生臭味的问题。 老祖宗传统的东西我们再拿回来,现在处理得很好。除此之外,你看我这边洗手间的小便池用的是无水小便池,我这边的水也是完全循环的。 Jason:现在零售企业同样也有ESG和碳中和方面的需求,生物圈三号可以提供很好的支持,这中间有很大的商业机会。  王石:对!生物圈三号这样的碳中和社区就解决了单体零售店在这方面经济性的问题,你入驻这里我就帮你一起处理了。   下一期专栏,我会与王石先生继续探讨生物圈三号的可复制性、王石先生视角下的COP大会和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等相关内容。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SPAC上市的优势 US SPAC Hong Kong SPAC FAQ
    Read More